长城汽车回归A股 如何实现理性扩张增长
河北新闻网
2011-09-22 16:46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和晓宇
【字号

本站搜索

    回归A股 自主品牌欲挽袖大干一场

    对于关心汽车行业的普通消费者来说,除了关心新车型的上市、购买汽车外,投资汽车股票则是他们对于汽车行业的另一种形式的渗透。最近在投资市场的一个较大的兴奋点,就是长城汽车回归A股。

    9月19日,长城汽车在A股市场进行网上申购。上周末,长城汽车发布公告称,确定其A股首次公开发行(IPO)价格为每股13元。从目前的情况看,长城汽车A股招股市场反应理想,9月16日,长城汽车港股应声而涨,涨幅达4.364%。

    已在香港H股上市的长城汽车,为何选择在此时回归A股募集资金?几十亿的资金将做何用?

    长城汽车此次募资资金拟投资于七个项目:1、年产10万台GW4D20柴油机项目;2、年产30万台EG发动机项目;3、年产20万台6MT变速器项目;4、年产40万套铝合金铸件项目;5、年产40万套车桥及制动器项目;6、年产40万套内外饰项目;7、年产40万套灯具项目。上述七个项目主要是为其在天津新建的整车生产基地做配套,计划在两到三年内在天津形成40万辆整车的新增产能。

    可以看出,面对合资车企的步步紧逼,以长城汽车为代表的自主汽车企业纷纷开始根据自身特点拟发展战略,欲“挽袖”大干一场。

    民企自主求发展 资本市场引“甘泉”

    近两年,可以看到,自主品牌中的民营企业在高速增长的车市中寻求发展,资金成为一大难题,为了募集资金,各家都有各家的“高招儿”。

    比亚迪“牵手”巴菲特来吸引游资,吉利收购沃尔沃通过觅得国家支持而赢得银行和跨国投行的青睐,对于长城汽车而言,作为一家民企,其内部人士也坦言,无法在高速扩张中像国有企业那样获得政府与国有银行的大力支持,重回A股市场是要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

    近两年长城汽车在轿车项目上进行多项大笔投资,扩张的雄心也导致了对资金的渴望。根据该公司去年年初发布的“十二五”规划,至2015年,长城汽车将达到150万辆产能,实现130万辆的年销量。

    魏建军说过,“人家说长城不差钱,但是要投入技术、研发,还是需要很大的资金。长城尽量靠自己发展,需要发A股可以发A股,需要发H股可以增发H股,这个融资渠道很快。” 这从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没有国有背景的民企自主品牌,面对资金缺口,需要“自力更生”。

    车市低迷利润降低 自主品牌如何突破“天花板”

    今年以来,国内车市自主品牌表现低迷,包括吉利、比亚迪等在内的车商销售业绩普遍下滑,刚刚上市的比亚迪半年报业绩大幅“变脸”。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1—7月,自主品牌共销售乘用车352.34万辆,占销售总量的43.37%,占有率较上年同期下降3.06%。代表性的企业,如比亚迪、吉利、华晨、奇瑞,以及上汽乘用车的销量,也处于下滑或止涨状态。在此背景下,长城汽车回归A股风险不容小觑。

    年初优惠政策退出、油价持续上涨、北京限购等等因素使今年车市增速放缓。更让业界担忧的是自主品牌汽车所面临的困局。这几年,合资品牌获得的规模优势,为其降低成本打下了基础,并开始向下“俯冲”进入中低端市场,自主品牌遭受挤压,大有市场萎缩之趋势。同时,由于自主品牌单一车型研发成本高,相对于外资车企来说,优势明显不足。如果自主品牌硬是进军高端市场,品牌上又是劣势,风险更大。如此等等,自主品牌的传统优势正在日益减少……

    这种局面,让业界专家为自主品牌捏了一把汗。困局是一个严峻挑战,自主品牌汽车的出路在于何处?

    如何突破自主品牌的“天花板”?从汽车企业的发展质量来看,市场规模已经不是关注的焦点,而产品结构调整才应该是自主品牌重心。“自主品牌的出路还是在质量上。靠‘刺激’发展,对自主品牌没有什么好处,国家给一些政策你就活过来了。现在我们国家开始提倡自主发展,而不是刺激发展,这是回归正常。当然汽车是一个特殊的产品,可能国家还会刺激消费,但长城要靠科技。”这一点,长城的董事长魏建军看得很清楚。

    稳健走“三高” 长城汽车理性扩张

    去年底以来,长城确立了“以高科技装备和高性能设计为支撑,打造高品质产品”的“三高”战略。从研发、供货、生产,各个模块的每一项都定出了具体的数值目标。

    “任何一个品牌在起步阶段都是非常痛苦的,这个痛苦会持续很多年。当你的产品质量、技术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这才有品牌的价值。关于品牌如何塑造,我认为没有弯道超车的方法,必须是先卖产品后卖品牌。”这是魏建军的观点。

    不可否认,提升产品品质,每个自主品牌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都把它作为了自己的战略方向。但真正实施起来并不容易,要经得起“要当老大老二”、“占有率提高”、“降价冲量夺回市场”等方面的诱惑。

    说到底,理性扩张,是目前自主品牌普遍应冷静面对的问题。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