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资不被鼓励 车企入华热情仍难挡
河北新闻网
2012-01-04 10:17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张欣媛
【字号

本站搜索

    从本月30日起,按照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公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下称《目录》),汽车整车制造条目将从鼓励类删除。但正在积极酝酿在华建立合资公司的跨国车企们似乎并未受此不利政策影响,中国市场的巨大利润仍然吸引着跨国车企蜂拥而至。

    已在中国早早建立合资企业,并且已经用完两个合资名额的跨国车企,比如大众、通用、丰田、本田、现代受政策变化影响较小,而在中国仅成立一家合资公司的福特、宝马、马自达等汽车企业,甚至正在积极筹备在中国寻找合资伙伴的斯巴鲁、英菲尼迪、捷豹路虎、雷克萨斯等车企,将多少受一些政策限制。

    商务部外资司副司长苏晶称,此次新《目录》修订时拟对汽车行业政策进行相应调整,调整的方向就是将鼓励重点由“整车制造”转变为“关键部件的制造和研发”。业内人士分析,中国并未收紧外商对汽车产业的投资,只是把投资重点从整车制造转向了关键技术和零部件,而这样的调整就意味着外商投资要符合更多条件,增加成本。

    政策风向标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将汽车整车制造从鼓励类删除,调整至允许类的同时,新《目录》增加了9项服务业鼓励类条目,包括机动车充电站。

    同时,在新《目录》鼓励类的第十九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中,详细列出了鼓励外商投资的项目,包括:汽车发动机制造及发动机研发机构建设、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及关键技术研发、汽车电子装置制造与研发、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

    可以看出,在后合资时代,政府已经将汽车行业发展重心转移到鼓励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设立汽车研发中心、投资汽车关键技术以及零部件方面。

    这已经不是国家第一次对外商投资汽车业实施政策收紧。在去年开始实施的新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已经提高了外商投资项目准入门槛,包括要求新建乘用车项目须有配套的发动机生产,并且继续坚持对外商投资整车项目50%股比的限制,同时规范了汽车产品标识,保护和支持自主品牌发展。

    即便政策不断收紧,在不断膨胀的利润蛋糕的诱惑下,外资车企仍然在加速扩大在中国的产能布局,未在中国落地合资的跨国品牌更是加快了寻找合作伙伴的脚步。

    中国市场不仅是全球汽车巨头们最主要的产销基地,在利润贡献上,更是当之无愧的头号市场。以大众为例,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汽车研究所的报告显示,大众集团(高档轿车品牌除外)每辆汽车平均赢利683欧元,利润率仅为4.9%,但该集团在华销售每辆汽车的利润约1000欧元,比平均利润高46.4%,利润率为7.2%。

    全国乘用车联席会从2006年便开始跟踪测算汽车企业利润情况,从2006~2010年的统计数字来看,从整个汽车市场来看,合资汽车企业的产品销量大约占四成份额,但利润总额却占到66%左右;而自主品牌车企产品销量占六成,利润总额却只占34%左右。

    虽然不再鼓励外商进入简单整车制造领域,意味着以后汽车合资项目的审批会愈加严格,但从各汽车企业的反应看,似乎受影响并不大。

    大众、通用、福特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均表示,当前在中国的投资计划不会受到波及。而英菲尼迪国产项目已经锁定大连,捷豹路虎与奇瑞的合资也已箭在弦上。

    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认为,修订的《目录》虽有调整,但并未明令禁止,因此对已进入中国的合资公司不会产生太大影响,新引进的外资项目仍按现行政策实施外资准入管理。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